炎炎夏日,空调是抵御酷暑的“续命神器”。然而,长时间置身于空调环境中,许多人会出现头晕乏力、关节酸痛、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。这些症状并非偶然,很可能指向一种夏季常见问题——“空调病”。今天,康康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其成因、表现和应对方法。
01
空调病及其常见症状
什么是“空调病”?其实这不只是“着凉”那么简单。所谓空调病,医学上常称为“空调综合征”,是指因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而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。从现代医学看,空调房的低温、干燥、密闭环境是主因;而从中医角度解释,夏季人体毛孔开放,空调冷风携带的“风邪”“寒邪”容易趁机侵入,与体内暑湿之气相搏结,阻碍气血正常运行,从而引发不适。
空调病的症状表现多样,常见于以下几大方面。
?呼吸道症状:鼻塞、打喷嚏、喉咙痛、咳嗽等,严重者可能诱发支气管炎;
?肌肉关节问题:颈肩僵硬、腰背酸痛、膝关节不适,晨起时尤为明显;
?皮肤问题:干燥、瘙痒,暴露部位可能出现过敏反应;
?神经系统症状:头晕、头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等;
?消化系统不适:食欲减退、饭后腹胀,甚至腹泻;
?眼部问题:干涩、发红、视物模糊等;
此外,还可能表现为一种特殊类型——中医称为“寒包火”,即外感寒邪(如怕冷、流清涕等)与内热(如咽喉肿痛、口渴等)并存。
02
自测:你离空调病有多远?
如果在空调环境中,频繁出现以下症状中的3项或更多,就需要警惕空调病了:
?一进空调房就出现鼻塞、流涕或打喷嚏;
?颈部转动时感觉明显僵硬或酸痛;
?皮肤干燥、发痒,严重时甚至出现红疹;
?容易感到疲倦,精力下降,影响工作或学习效率;
?眼睛干涩、发红,需要频繁使用眼药水来缓解;
?夜间易醒,睡眠质量不佳;
?食欲不振,饭后常有腹胀感。
03
教你几招,逆转“空调病”
招数一:合理设置温度与湿度
?温度: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℃~28℃最为适宜,夜间可略调高至28℃。避免设置过低温度,室内外温差尽量不超过7℃,以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。
?湿度: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一盆清水,将相对湿度维持在40%~60%的舒适范围??盏髦评浠嵯灾档涂掌龋ǔ5陀?0%),容易导致皮肤、呼吸道干燥不适。
招数二:避免冷风直吹
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(如向上吹),或加装挡风板。特别注意保护后颈部、肩部、腰腹部和膝盖等容易受凉的部位,避免冷风直吹。直吹冷风可能诱发面神经麻痹(面瘫)或肌肉痉挛。
招数三:定时通风换气
每2~3小时开窗通风10~15分钟,确保室内空气新鲜。长时间密闭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、氧气含量下降,影响健康。
招数四:中医调理辅助
○穴位按摩/刮痧
风池穴(后颈两侧凹陷处):缓解头痛、颈项僵硬等症状;
大椎穴(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):辅助改善感冒、咳嗽;
太阳穴:缓解头晕、头痛;
迎香穴(鼻翼外缘中点旁):改善鼻塞、流涕。
○食疗建议
晨起可饮用姜枣茶(生姜3片+红枣3~5枚煮水)以温中散寒;
减少冰镇饮品的摄入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;
适量食用冬瓜、薏米、赤小豆等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。
○热养关节
对于受凉引起的关节肌肉酸痛,可用约40℃的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15分钟,帮助驱寒舒筋。
04
不同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
?普通人群:在空调房内可穿着长袖衣物或覆盖薄毯,尤其保护关节部位。注意补充水分(即使不感觉口渴),并每小时起身活动五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。
?老年人:该人群对高温感知可能不敏感,中暑风险高,不应为了省电而拒绝使用空调。建议空调温度设置在28℃左右,特别注意颈肩部和膝盖的保暖。
?婴幼儿: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,应该避免过度包裹,保持室温在28℃左右,湿度维持在50%~60%为宜。
?慢性病患者: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格外警惕室内外过大温差引发的心血管事件风险;糖尿病患者因伤口愈合慢,应特别注意皮肤护理,防止干燥破损引发感染。
若在使用空调后出现以下紧急症状,请立即关闭空调并尽快就医:
持续高热不退;
意识模糊或昏迷;
剧烈头痛伴呕吐;
胸闷、胸痛;
呼吸困难;
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。
通讯员:徐晓芳